医疗器械CE认证:
要在欧盟 (EU) 销售医疗器械,您必须为您的产品获得CE认证标志。CE 标志表明您的医疗设备符合适用的欧盟法规,并使您的产品能够在所有欧盟成员国进行商业化。作为合法的医疗器械制造商,无论您是否外包制造业务的任何或所有组件,您都有责任维护法规合规性并确保产品获得 CE 标志。体外诊断 (IVD) 医疗器械制造商必须满足欧洲 CE 标志的类似要求。
医疗器械MDR指令 (EU) 2017/745:
(EU) 2017/745医疗器械法规(MDR)于2017年5月5日正式发布,并于2021年5月26日全面取代原有的医疗器械指令(MDD)。新法规大幅扩展了管控范围,术语定义从MDD的14项增至71项,显著强化了对临床评估、上市后监督、唯一设备标识(UDI)和可追溯性的要求。
根据过渡期规定,自2021年5月26日起公告机构不再颁发MDD证书,而所有MDD证书最迟将于2024年5月27日失效,此后所有医疗器械需完全符合MDR要求方可进入欧盟市场。
更新通知: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 (EU) 2017/745(MDR)已于2021年5月正式实施,全面取代原有指令MDD 93/42/EEC和AIMDD 90/385/EEC。该法规显著强化了对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监管要求,涵盖临床评价、上市后监督、唯一设备标识(UDI)和可追溯性体系。
根据MDR规定,所有在欧盟市场流通的医疗器械必须通过CE认证证明符合新规要求,即使部分I类器械的合规时限获阶段性推迟,制造商仍需基于临床证据充分性尽快完成MDR转换工作。制造商作为法律责任主体,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承担合规义务,无论生产是否外包。
MDR医疗器械产品类别:
根据欧盟医疗器械法规 (EU) 2017/745(MDR),所有医疗器械需按附录VIII规则划分为I类、IIa类、IIb类和III类(风险逐级递增)。
I类医疗器械:风险最低,通常为不侵入或仅接触完整皮肤的器械,如普通外科器械或体外诊断设备。
IIa类医疗器械:中低风险,多为短期侵入或具有测量功能的有源器械,如输液泵或听力设备。
IIb类医疗器械:中高风险,涉及长期侵入或能量交换的器械,如呼吸机或透析设备。
III类医疗器械:风险最高,用于支持或维持生命的关键部位,如心脏瓣膜或植入式脑起搏器。
I类器械(含无菌/测量/复用子类)需通过欧代注册、技术文件及符合性声明完成认证;
IIa/IIb类需公告机构审核,附加产品测试和ISO 13485质量体系认证;
III类高风险器械还需临床证据支持。
MDR大幅强化临床评价、上市后监督及追溯要求,认证周期随风险等级显著延长(I类数周,II类约1年,III类可达2-3年),制造商需全面承担合规责任。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 (EU) 2017/745(MDR),一类医疗器械CE认证流程:
1.器械分类:依据MDR附件VIII规则明确分类为一类器械;
2.签署欧代协议:医疗器械必须指定一位当地代理商;
3.技术文档准备:编制包含设计、制造及性能信息的技术文件;
4.产品注册:把产品资料在欧盟当地卫生局完成注册;
5.签署符合性声明:按MDR附录IV要求起草并签署欧盟符合性声明(DoC);
6.加贴CE标志:完成上述步骤后,制造商可自行加贴CE标志,无需公告机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