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火灾救援环境恶劣,高温、火焰、浓烟等危险因素时刻威胁着消防员的生命安全。野外消防员防护服作为他们最直接的防护屏障,其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EN ISO 15384:2018 标准为这类防护服的设计、生产和测试提供了科学规范,而 CE 认证则是其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确保防护服达到严格的安全标准,为消防员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一、EN ISO 15384:2018野外消防员防护服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界定:该标准明确适用于在野外灭火及相关活动中,保护穿着者身体(不包括头部、手部和脚部)的个人防护服。但需要注意的是,此防护服并非适用于火灾被困场景、结构消防、救援以及高红外辐射、防化学、生物、电气、辐射危害和高机械风险等特定场景,有着明确的应用场景指向。
二、EN ISO 15384:2018野外消防员防护服性能指标要求
1.阻燃性能:防护服材料必须具备卓越的阻燃特性。在垂直燃烧测试中,要求材料续燃时间极短,阴燃迅速停止,且损毁长度被严格限制在极小范围内。例如,续燃时间可能需控制在 2 秒以内,阴燃时间不超过 3 秒,损毁长度小于 100 毫米,以此确保在火焰接触时,防护服能迅速阻止火焰蔓延,为消防员争取宝贵的逃生和救援时间。
2.热防护性能:通过热防护性能(TPP)测试评估防护服对热辐射和热对流综合作用的防护能力。将试样置于模拟的高温环境中,利用高精度的热传感器监测试样背面的温度变化,计算出引发二度烧伤所需的时间和总热通量乘积,即 TPP 值。TPP 值越高,表明防护服能承受的热量越多,热防护性能越优异,有效降低消防员在高温环境下的烫伤风险。
3.耐辐射热性能:以辐射热传递指数(RHTI)衡量防护服的耐辐射热性能。将样品暴露在高强度的辐射热源下,精确记录量热计温度上升 12℃和 24℃所需的时间,分别用 RHTI12 和 RHTI24 表示。RHTI24 与 RHTI12 的时间差值越大,说明织物在辐射热作用下的温升速率越慢,耐辐射热性能越强,能够在野外火灾的强辐射热环境中为消防员提供可靠保护。
4.力学性能:防护服还需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包括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在拉伸强度测试中,需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发生断裂;撕裂强度测试中,抵抗撕裂的能力也有严格要求。例如,拉伸强度需达到每平方厘米承受 [X] 牛顿的拉力,撕裂强度在规定的测试方法下,撕裂力需小于 [X] 牛顿,确保在消防员进行攀爬、拖拽等高强度动作时,防护服不会轻易破损,维持防护效果。
5.透气与透湿性能:考虑到消防员在长时间作业中的身体舒适度,防护服需具备良好的透气和透湿性能。透气性能确保空气能够在服装内流通,降低闷热感;透湿性能则使人体产生的汗液能够及时排出,保持皮肤干爽。通过特定的透气和透湿测试设备,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织物的空气流量和水蒸气量,以评估其透气透湿性能是否达标。
三、EN ISO 15384:2018野外消防员防护服CE认证流程
1.申请准备:制造商需准备详细的产品资料,包括防护服的设计图纸,展示服装的整体结构、各部位的设计细节;材料清单,明确各类面料、辅料的具体成分和规格;生产工艺流程说明,阐述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产出的每一道工序;产品说明书,介绍防护服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维护保养要点等。同时,挑选一家在欧盟具有相关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公告号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
2.产品测试:认证机构依据 EN ISO 15384:2018 标准,对防护服进行全面且严格的测试。除上述提及的各项性能测试外,还可能包括对服装的色牢度、水洗牢度等方面的测试,确保防护服在日常使用和清洗过程中,颜色不褪色、性能不下降。测试过程中,会对多个批次的样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以保证测试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审核评估:认证机构对提交的技术文件进行细致审核,检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和防护要求,生产工艺流程是否合理、可控,产品说明书是否清晰、准确。同时,对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评估生产设备的先进性、生产环境的规范性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性,确保制造商具备持续生产符合标准产品的能力。
4.获得认证:当产品顺利通过所有测试,技术文件审核无误,生产现场考察达标后,制造商将获得 CE 认证证书。此时,可在防护服及包装上合法加贴 CE 标志,意味着产品符合欧盟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能够进入欧盟市场销售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