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469:2020消防员防护服的CE认证与性能要求

 点击:0     |      2025-02-27

一、EN 469:2020消防员防护服认证模式分类

EN 469 消防员防护服在欧盟个人防护装备(PPE)法规体系下,根据产品特性和风险程度,认证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EN 469:2020消防员防护服

   I 类 PPE 产品:这类产品认证相对简单,主要依靠制造商的自我控制。制造商需确保生产过程遵循一定的质量控制程序,同时提供符合 EN 469 标准的测试报告,证明产品性能达标,最后进行 DOC 自我声明,即自行声明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II 类 PPE 产品:认证模式为 B+C。B 模式下,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欧盟公告号机构对产品进行型式测试,全面检测产品各项性能是否符合 EN 469 标准,同时审核产品的技术资料,如产品说明书、包装设计、CE 标签以及 DOC 自我声明等。审核通过后,制造商获得 B 证书。C 模式要求制造商建立完善的生产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监控到成品检验,确保每一批次的消防员防护服都能持续符合 CE 认证要求。


   III 类 PPE 产品:认证模式有 B+C2 或 B+D。B 模式同样是由欧盟公告号机构进行型式测试和技术资料审核。C2 模式要求制造商每年按照公告机构的要求进行抽样测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D 模式则是进行验厂,全面审查工厂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人员资质等,确保工厂具备持续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


二、EN 469:2020消防员防护服CE认证流程

1.提交申请:

   制造商需向欧盟认可的认证机构提交 CE 认证申请,填写申请表并附上详细的产品技术资料,包括产品设计图纸、材料清单、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产品使用说明书等。如有必要,还需提供样机,以便认证机构更直观地了解产品 。


2.确定检测标准与报价:

   认证机构依据 EN 469 标准,确定具体的检验项目和标准,并向制造商报价。报价通常包含测试费用、审核费用等,制造商需仔细核对报价内容,确保无遗漏 。


3.送样与缴费:

   制造商确认报价后,将样品和相关技术文件送至认证机构,并按照收费通知要求支付认证费用 。


4.产品测试与文件审阅:

   认证机构对产品进行严格测试,涵盖热和火焰防护、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等多方面的性能测试。同时,对技术文件进行审阅,检查文件是否齐全、是否使用欧共体官方语言(英语、德语或法语)书写 。


5.获取认证结果:

   产品测试合格且技术文件审核通过后,认证机构向制造商提供测试报告、技术文件(TCF),以及 CE 符合证明(COC)和 CE 标志。制造商签署 CE 保证自我声明,并在产品上正确贴附 CE 标示,完成 CE 认证 。获得认证后,认证机构会对产品进行不定期监督抽查,确保产品持续符合 EN 469 标准要求 。

EN 469:2020消防员防护服

三、 EN 469:2020消防员防护服性能要求

(一)设计要求

   消防员防护服的设计需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穿着舒适、行动灵活,不妨碍消防员执行各种复杂的救援任务。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火焰、高温气体、烟雾以及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例如,袖口、领口、裤脚等部位应采用弹性收口或密封拉链等设计,保证密封性;防护服的整体结构应便于消防员进行攀爬、弯腰、奔跑等动作,提高救援效率 。


(二)热和火焰防护要求

   火焰传播测试:按照 EN ISO 15025:2002 procedure A 进行测试,要求防护服的火焰传播速度缓慢,达到 EN 533 index 3 的标准,即材料在规定时间内的火焰传播距离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火焰对消防员身体的直接伤害 。


   火焰热传导测试:依据 EN 367 标准进行,分为 1 级和 2 级。测试中模拟火焰接触防护服的情况,测量热量传递到内部的速率和程度,防护服需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有效阻挡热量向人体传导,降低灼伤风险 。


   辐射热传导测试:按照 EN ISO 6942 标准执行,同样分为 1 级和 2 级。通过模拟辐射热环境,检测防护服对辐射热的防护能力,确保消防员在高温辐射场景下工作时,身体不会受到过多热量侵袭 。


   热辐射环境下拉伸强度测试:预处理按照 EN ISO 6942 标准进行,然后采用 ISO 13934  1 方法测试拉伸强度,要求热辐射环境下材料的拉伸强度不低于 450N,保证在高温辐射条件下,防护服的结构完整性,维持防护效果 。


   热阻测试:根据 ISO 17493 标准,要求防护服在高温下不点燃、不熔化,收缩率小于 5%,确保在高温环境中,防护服能保持稳定的物理性能,持续发挥防护作用 。


(三)机械性能要求

   拉伸强度测试:采用 ISO 13934-1 标准,要求防护服材料的拉伸强度不低于 450N,以保证在日常使用和救援过程中,防护服不会因受到拉伸力而轻易破损,维持防护功能 。


   撕裂强度测试:依据 ISO 13937-2 标准,撕裂强度需达到 25N 以上,确保在遇到尖锐物体刮擦或外力拉扯时,防护服不易被撕裂,保障消防员的安全 。


(四)化学性能要求

   抗化学液渗透测试:按照 EN ISO 6530 标准进行,要求防护材料对化学液体的排斥率小于等于 80%,有效防止化学液体渗透到防护服内部,保护消防员免受化学物质的侵害 。


   抗透水性能测试:根据 EN 20811 标准,1 级防护服在无防潮层的情况下,抗透水压力小于 20kPa;2 级防护服在有防潮层时,抗透水压力大于等于 20kPa,确保在灭火作业中,防护服能有效阻挡水分侵入,保持内部干燥 。


(五)舒适性要求

   表面浸湿性测试:依照 EN 24920 标准,表面浸湿性需达到 4 级以上,使防护服表面不易被水浸湿,保持干爽,提高穿着的舒适性,减少因潮湿导致的行动不便 。


   透水汽性测试:按照 EN 31092 标准,1 级防护服的透水汽性大于 30m²/Pa/W,2 级防护服的透水汽性小于等于 30m²/Pa/W,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同时,确保人体产生的汗液能够及时排出,避免因闷热潮湿影响消防员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


(六)可见性要求

   根据 EN 471 标准附录 B 进行测试,消防员防护服需具备良好的可见性,通常采用荧光材料和反光条相结合的设计。在黑暗或烟雾环境中,荧光材料能主动发光,反光条能反射光线,让他人快速识别消防员的位置,保障其在救援过程中的安全 。


通过严格的 CE 认证流程和全面的性能要求把控,符合 EN 469 标准的消防员防护服能够为消防员在危险的火灾救援环境中提供可靠的保护,降低伤亡风险 。